如果能回到五年前,告訴大學時的我:「你將會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」,他一定不會相信!
從 2022 年在韓國交換時萌芽出轉職的想法,因而開始學習 UX Design,再轉往自學網頁前端,最後成為了 iOS Developer,一切都太不可思議了。
今年初,順利成為 AppWoks School(現 Aiworks)末代 iOS 班的一員。原本很擔心自己會過得很煎熬,但進去後發現是白擔心了,我可說是愈寫愈起勁,每天寫 code 都寫得好快樂,那種學海無涯、學都學不完的感覺,真的太棒了!當時很慶幸自己陰錯陽差下寫了 iOS,並成功在 7 月上岸入職,正式成為一名 iOS 工程師。
成為職場人之後,我漸漸發現在這 AI 世代,學習能力與 Coding 能力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,努力學習終究趕不上科技的進步,這種資訊焦慮的感覺真的很不舒服。
幸好在因緣際會下,公司提出的幾項需求,讓我發現我的特別之處。
在讀書會分享 CreateML 技術,我能夠清楚知道台下的觀眾想聽到什麼,轉化生硬的技術名詞成有趣的知識,並分別受到 App、前端、IT 主管的讚賞;在 App Team 發想 Side Project 時,我能夠主導產品發想流程,將繁雜的 UX 步驟拆解成「對工程師有效的語言」(工程師應該能懂我在說什麼)。
雖然說面試時,我都會提到過往的實習經驗、製作 Podcast 學習到的產品力、UX 知識,讓我比起一般工程師更為特別,但沒想到有一天真的能在職場派上用場。
果然,過去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養分(應該啦)。
年末幾個月,嘗試接觸了更多 iOS 外的知識,例如:用 Jenkins 實作 CI/CD 自動化發版流程、決定考 AWS CCP 證照、與朋友合作 Side Project。雖然還是會對「不斷地變化 」感到焦慮,但我會一直相信在我過得很糟時寫下的這一段話:
「旅途中的荊棘沒辦法阻止我通過後變得更加勇敢,而眼前的暖陽依舊會努力為我撒下朦朧卻美麗的光。」
今年初,我想要成為一位 iOS 工程師,
而年末,我不只想要成為一位 iOS 工程師。